通栏广告位

这堂社区课让孩子可触可感非遗生命力

2025-07-23 人民网

近日,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、考古文博学院“史韵”团队走进綦江区代家岗社区,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堂“可触可感的非遗课”。历史学(师范)、文物与博物馆学等专业学子化身启蒙导师,将綦江茶艺、农民版画、金钗村僚盐菜、永城吹打、石壕杨戏等非遗资源,转化为儿童视角的体验课,探索非遗扎根校园的新路径。

团队成员指导小朋友体验拓印。重庆师范大学供图

在拓印体验环节,团队成员系统讲解了拓印技艺的历史渊源,从汉代瓦当拓印到现代文化传承,清晰展现这项技艺的发展脉络。从宣纸铺展、墨汁调和到拓包轻拍,团队成员一步步示范指导,并将綦江农民版画“以刀为笔、以木为纸”的刻印精神融入讲解,让孩子们理解“拓印不仅是技术,更是对文化的敬畏与延续”。当他们亲手将瓦当图案拓印于纸,一刷一印间,既感受着与农民版画相通的刻印执着,也体会到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。

在热缩片制作区里,团队成员精心设计了融合永城吹打、石壕杨戏等非遗元素的图案模板。孩子们聚精会神地描绘着农民版画里的丰收场景、杨戏中的经典角色、吹打乐器的灵动线条,把对非遗的理解与喜爱通过指尖流淌出来。经热风加工后,这些画作变身为一枚枚精美吊坠,既藏着童趣创意,更成为孩子们对本土非遗的情感纽带。

此次活动突破传统非遗传播的单向模式,通过“讲解—示范—实践—创作”的闭环教学,让少年儿童从文化接受者转变为传承者,不仅让孩子们深刻感知非遗生命力,更增强了青少年的文化自信。“史韵”团队将贯彻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》,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,让非遗在新时代换发新的生机和活力。(晏红霞)

责任编辑:杨耀文